来源:小编 更新:2025-04-07 04:04:37
用手机看
想象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天地,孩子们在这里扮演着医生、护士和病人,他们用稚嫩的小手,体验着成长的快乐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大班角色游戏案例——医院。
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,孩子们在谈论着最近对药的种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们模仿着药剂师,认真地包着药,看着自己包好的药整齐地放在盒子里,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。突然,一个孩子提议:“我们开个医院吧!”这个提议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,大家纷纷点头赞同。于是,一场关于医院的角色游戏就此展开。
这次医院角色游戏的总目标有六个:
1. 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,模仿和扮演医生、护士及病人等角色,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。
2. 迁移生活中关于医院的知识经验,与同伴合作创设医院的环境。
3. 学习用协商、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,能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,不断发展游戏情节。
4. 合理摆放、爱护材料,创造性地使用材料。
5. 缓解幼儿对医院、医生、打针等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,在生病时从心理、身体上能配合医生的工作。
6. 对医生这个职业充满敬佩的感情,体验医生和护士工作的辛苦。
为了使游戏顺利进行,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:
1. 经验准备:在谈话活动中引发幼儿关于看病的生活经验,了解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。
2. 物质准备:在医院投放病历卡、听诊器、针筒、药品等,创设医院的环境。
1. 引出游戏:教师出示听诊器和针筒,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。
- 教师:“小朋友们,这是什么?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听诊器和针筒?医院里有谁?他们的工作是什么?”
- 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:“是医生用的!”“是护士用的!”“医生和护士都是救死扶伤的英雄!”
2. 回忆看病流程:师幼共同回忆去医院看病的流程:挂号-看病-取药。
- 教师:“你们去过医院吗?为什么去医院?”
- 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:“我妈妈带我去看过病,医生给我量体温,还给我开了药。”
- 教师:“那你们知道看病的基本程序吗?”
- 孩子们异口同声:“挂号-看病-取药!”
3. 角色扮演: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,选择扮演医生、护士或病人。
- 医生们认真地给“病人”检查身体,询问病情。
- 护士们热情地为“病人”量体温、发药。
- “病人”们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,体验着看病的全过程。
4. 解决问题:在游戏中,孩子们遇到了各种问题,如“病人”太多,医生和护士忙不过来;药品不够用等。
- 孩子们通过协商、轮流等交往策略,共同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,使游戏情节不断丰富。
通过这次医院角色游戏,孩子们收获颇丰:
1. 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及其职责,对医生和护士这个职业充满敬佩。
2. 迁移生活中关于医院的知识经验,学会看病的基本程序。
3. 学会用协商、轮流等交往策略分配角色,共同解决问题。
4. 合理摆放、爱护材料,创造性地使用材料。
5. 缓解对医院、医生、打针等的排斥感和恐惧心理。
这次医院角色游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,在游戏中成长。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他们会更加勇敢、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。